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金秋季节,大家来到南京,共同探讨以“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为主题的学术问题,我谨代表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国际水文计划及其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水文计划(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me, 简称IHP),IHP中国国家委员会作为我国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科学计划的常设机构,代表我国政府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教育和科研等活动的组织工作。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根据国内需要和国际水文计划的发展开展了大量的国际活动,包括组织国内和国际水文学术研讨会、开展与国际水文计划有关的研究项目、推荐国内专家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宣传我国水文与水利事业的成就等,在国内外得到良好的反响。我们不会忘记,严恺、梁瑞驹等老一辈IHP中国国家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所作的卓越贡献。
国际水文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水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系统水领域的主要领导者,在推动国际水文水资源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合作框架下,在基础水文、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方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等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水文水资源机构之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水利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水利科技学术交流活动,配合联合国教育可持续发展10年活动和联合国人类生活用水10年活动,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于2006年提出申请,举办“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学术研讨会”,得到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使我们今天得以在此相聚。
在这里,我代表IHP国家委员会特别感谢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是我国联系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机构,指导国内教育、科学、文化领域各部门和单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代表我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项官方活动。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从30年前成立之日起,就一直与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在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最近我国再次当选为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成员国(2008-2011),这是在9个国家竞争3个席位的激烈情况,且我已连续担任12年、并在32年理事会历史上担任28年理事会成员国的基础上再次当选,是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积极努力和争取的结果,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国际水文工作在联合国机构中的地位。
近年来,水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国际水文计划国家委员会与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密切配合,在国内致力于推动对水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在国际传播中国开展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从国家层面开展双边和多边的交流与合作。
各位来宾,
选择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为主题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背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在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特别是水库大坝建设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效应,如:引起河流情势、水质、水温、环境地质、生物多样化、泥沙等的变化,对于跨境河流,还会引起跨境的水与生态安全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改变了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并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特征的变化,这正是生态水文需要研究的内容。因此,充分重视和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效应,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水文计划第六阶段计划(2002-2007)中的第三主题“陆地栖息地水文学”,以及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实验和网络数据水流情势(FRIEND)”计划,“环境、生命和政策水文学”(HELP)计划中,都把生态水文、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等作为重要内容。国际水文计划第七阶段计划(2008-2013)继续把“生态水文的持续性”作为主题之一,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包括保护和修复流域过程的生态措施、工程与生态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改善生态系统的质量与服务、基于风险的环境管理、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识别与评价等,以期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在利用水的同时保护和修复好赖以生存的环境。
组织这样的研讨会就是为了在国内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是有关该领域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开始。也是为开展国际水文计划第七阶段计划计划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热烈响应,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今天将要参加交流的许多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各位专家学者发表的观点、介绍的经验,将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提供良策,必将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研讨会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水利部国科司、水利部水文局、清华大学跨境水与生态安全中心、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的大力支持,还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资助项目(2003CB415104)的支持。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具体承担了会议的组织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借此机会,向长期支持中国国际水文计划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向热心支持、积极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忘我工作的筹备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围绕我国水利发展的新思路,利用国际水文计划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的优势,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学术交流和合作,把中国国际水文计划建成为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和学者联系国际的重要渠道,传播国际水文知识的重要平台,为我国水利和水文现代化建设提供国际经验和服务。
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在宁愉快!
谢谢大家。
(
2007年11月11日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