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8-13日,以焦得生主席为团长的国际水文计划
(IHP) 中国国家委员会代表团一行九人,出席了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第13次会议。并于会前
(6月3-6日) 参加了在相同地点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水危机学术研讨会”;还应意大利国家委员会的邀请,于会后
(6月15-17日) 对意大利国立水资源研究所、国家研究理事会总部和国土保护局进行了访问。
此次政府间理事会是20世纪IHP的最后一次例会,也是结束IHP第四阶段 (1990-1995) 计划,回顾、推进IHP第五阶段
(1996-2001) 计划,展望IHP第六阶段 (2002-2007) 计划的会议。由于会议涉及内容广泛,我国代表团在赴法之前进行了认真准备,除按会议要求提出了近两年IHP活动的国家报告外,还就会议中应采取的基本态度、成员分工和表决情况等提出了预案。
出席会议的理事国32个,代表85人;观察员国33个,代表50人;联合国有关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代表33人。
大会开始前按地区 (共六大区,我们属亚洲太平洋地区) 召开了预备会议,协调参加大会的态度,推荐参加有关组织的人选等。
大会共包括19项议程:
1. 大会开幕式。由IHP上一届政府间理事会主席、现任世界水理事会主席、埃及灌溉部副部长阿布·塞特 (Abu-Zeid)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代表致词,充分肯定IHP在成员国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和在世界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上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并对本次会议致以良好的祝愿。
2. 选举本届理事会主席。 日本IHP代表团团长,山梨大学教授竹内邦良 (Takeuchi) 在无竞争对手和绝大多数理事国支持的情况下当选。会前教科文组织日本常驻团通过外交途径曾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寻求支持,正式选举前两天,日本常驻团大使又以酒会的形式,邀请所有参加政府间理事会的代表出席,寻求支持。我们按预案的设想,在选举中对其作为本地区代表担任此重要职务予以支持。
3. 选举本届理事会副主席。 由各区推荐,代表该地区参加执行局活动,因亚洲太平洋地区已有主席进入,不再有代表担任副主席。
4. 通过会议日程表。
5. 确定理事会会议期间工作方式。成立执行局,由主席和副主席组成;成立财务委员会,监督IHP财务执行状况,马来西亚灌排总局局长为亚洲太平洋地区代表;成立会议期间决议草案起草委员会,我国代表刘新仁教授为亚洲太平洋地区代表;成立临时特别委员会,泰国皇家灌溉总局局长为亚洲太平洋地区代表。由上述各组织会同IHP秘书处共同负责会议期间有关事务,并在理事会休会期间
(今后两年) 开展活动。
6. 教科文组织29届大会秘书处报告和其执行委员会第149-153次情况通报。该报告中主要摘录了与IHP活动有关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新选14个政府间理事国
(即每两年更换1/3)。削减IHP两年度预算近50%,绝大部分参与性计划都未能如期展开。
7. 回顾第12届理事会决议执行情况。第12届理事会 (1996.9) 共通过12项决议,包括IHP运行机制改革、传播战略、水文信息交流、资金筹措等,其中第11项为在我国南京河海大学成立“国际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培训研究中心”,对此决议,我国代表及时进行了补充,即中心得到了中国水利部的确认,并已注入了启动资金,由于要与中国学生的新学期入学相衔接,开班时间推迟到今年九、十月份进行,希望国际有关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IHP成员国通过各种形式予以支持。大会执行主席对我国政府对IHP的支持表示极大敬意,希望我国在利用培训中心传播水文知识,扩大对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8. IHP机制改革问题 (专门议题)。 第12次理事会曾提出IHP机制改革决议案,即在现行的每两年一度的理事会、执行局、各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提出改进IHP工作的新方式,有两个方案在会前发往各成员国征求意见,其中零方案,即维持现状;第3方案,即成立地区理事会,各地区成员国为当然理事国,扩大成员国参于IHP活动程度。由于成员国
(159个) 中只有45个国家对这两个方案提出了反馈意见,且零方案和第3方案支持率各占一半,因此目前尚无法做出最后决定。我代表团据此建议各地区根据区域具体情况开展活动,重要的是IHP应提高工作效率,有关改革机制的问题应待进一步研究后再定。
9. 国家委员会成员的委任、职能和组织形式。 国家委员会是代表国家参加IHP政府间合作的机构,应有政府部门中的领导和专家参于,考虑到IHP科技合作的广泛性,应吸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参加国家委员会,加大科技合作的力度。
10. IHP财务问题。 由于受教科文组织总的预算缩减的影响,IHP财政状况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区域办事处和项目的费用影响最大,据此,财务委员会认为应按比例分配IHP总部和区域的费用,对项目给出相应的优先次序,以应付经常面临的经济危机。
11. 宣布IHP第四阶段(1990-1995)活动终结。
12. IHP第五阶段活动执行情况回顾 在IHP第五阶段 (1996-2001) 计划蓝皮书总的框架下,八个主题31个项目的总的执行状况是良好的。受经费预算缩减影响,有些项目被推迟或暂缓执行。大部分国际会议都能如期进行。明后两年仍有大量计划内的国际会议。
13. 两次政府间理事会会议期间IHP项目的资助情况。IHP过去的两年度经费预算占教科文组织经费的8.7%,而1998-1999年只占8.3%。为此有关国家呼吁应增加IHP经费支出的透明度。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
(Mayor) 应邀在此次政府间理事会上讲话,他保证今后IHP的预算将在原有基础上稳定增加,而不会以削减后的经费为预算基础。
14. 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召开第五次国际水文大会准备情况报告。作为每四年一度的国际水文大会,是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
(IHP) 和世界气象组织应用水文计划 (OHP) 在水文科学领域展现领导地位的重要会议。由于两个组织所代表的均为政府间行为,对推动国际水文科技合作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五次联合会议将于1999年2月8-12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正式标题是:“第五次UNESCO/WMO政府间水文水资源大会:规划未来”。正式邀请将以UNESCO/WMO联合的形式于近期发往联合国各成员国。我国是UNESCO/WMO两项水文计划的正式成员国,其中水利部是国际水文计划的部门主管,国家气象局是应用水文计划的部门主管,如何组团参加明年的联合会议,建议尽早作出规划,提出预案,展开必要的活动。
15. IHP第六阶段 (2002-2007) 计划准备状况。 在各成员国建议的基础上,IHP秘书处提出了5个方面主题:(1)
全球变化与水资源;(2) 流域综合管理;(3) 区域 (尤其干旱与半干旱,湿热带地区) 前景;(4) 水与社会;(5)
知识、信息与技术传播。由于这个草案只是在准备阶段,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我国代表建议:与水有关的三个重要方面:水多、水少、水污染均应在总的计划和项目中有所体现。许多代表对水文计划的前景,即更多的水资源问题是否应考虑“国际水文水资源计划”这一新命题的可行性。
16. 与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国际水文计划与联合国系统内其它政府间机构,如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等,以及非政府组织,如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国际地理学会等都有着广泛的合作,这些组织均派代表列席了政府间理事会。并呼吁各成员国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也能够进一步加强,有关合作前景将在相关组织的信息和通讯上获得。
17. IHP成员国活动报告。会前有40多个国家提交了与IHP活动有关的国家报告。我国也按要求总结了过去两年的活动,于会前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往巴黎。我代表在补充说明中,除对有关科学活动简要说明外,重点就今年秋季即将正式开始的国际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予以了补充:一是中心已正式成立并运作;二是招生工作已展开,截至5月底收到14名外国人、3名中国人报名。第一期“流域管理与持续发展”培训将于九、十月份我国新生入学前后同期开始。为做好首期庆祝活动,届时教科文组织水科学司司长、国际水文计划秘书长纳吉
(A.Szollosy-Nagy) 应邀将出席开班仪式,鉴于纳吉已计划好今年10月3-6日参加西安的一项活动,经商量,开班仪式如能定在10月7-8日则对他安排行程更为便利,并容易获得教科文组织总部批准。本届理事会主席竹内邦良
(Takeuchi) 也将应邀前来,进行学术活动或授课。有关国际旅费由外方自行安排。
18. 通过会议记录和决议草案。大会记录主要反映了会议进行过程中的有关发言情况,除有关代表团对个别词句加以补充修正外,没有大的变动。而12项决议草案则耗时很多,主要焦点集中在成立临时特别委员会研究IHP运行机制改革,和成立国际水事纠纷研究培训中心两项议案。第一项议案,一些国家强调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六大区代表组成的基础上,每个区域应再指定一名联络人,由IHP提供经费开展活动。我国代表提出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一优势,吸收最广泛的国家意见,由区域代表和联络人负责汇总和分析,保证每个国家在此问题上平等地位,大部分国家表示响应,这一倡议在增补的第12项决议案
(通讯战略) 上得以体现。另一项争议最大的是西班牙 (观察员国) 代表团提出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市 (Valencia)
成立水事纠纷(Water Conflicts)预防和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此项议案遭到印度、法国、阿根廷和叙利亚含蓄而坚决的反对。经4次修改,多次说明,强调此项倡议完全由瓦伦西亚地方出资,以学术性活动为主,有关国家仍以此决议草案命题过于敏感,背景材料甚少,建议搁置不议。最后将决议草案名称更改为“国际水问题(Water
Issues)研究培训中心”,回避“纠纷”,并经会下协商方于大会结束前几分钟得以勉强通过。IHP有关人士认为此项决议主要是前期工作做的不够,命题敏感,以致引起争论。其它议案涉及IHP第五阶段财务活动、改善IHP国家委员会职能、里海合作、非洲水文问题等,在无较大争论的情况下通过。所有12项决议案将由年内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确认后发送各成员国。
宣布IHP政府间理事会第13次会议结束。
对政府间理事会及开展IHP活动的认识和建议:
1、IHP活动重在参于和得到政府支持。我国提议在南京成立“国际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培训研究中心”,得到了水利部的支持,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呼吁其它国家对中心予以各种形式的支持,也得到了积极反响。世界上一些知名教授表示,努力争取国际旅费前来南京讲学,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代表索取招生简章,报名来华学习。会议期间,每次涉及这一议题,会议执行主席都十分赞赏中国政府在传播IHP知识方面的努力。
2、政府间国际合作是谅解和妥协的结果。此次会议中关于IHP机制改革问题从提出至今已近六年。虽然目前集中在两种选择之间,但仍不能达成统一。而有关水事纠纷的决议案则由于有关国家在国际或跨边界水体问题上与邻国存在长期的矛盾,而不愿意轻易表态,以免有关问题泛国际化。只有通过相互谅解和让步,并将问题集中在科学研究领域,才能达成共识。
3、我国的作用引人注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以水问题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我国在IHP中开展的有关活动一直倍受国际关注。我们目前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合作已形成稳定的态势。各国之间的配合在此次会议中得以充分体现。每当我国代表发言,与会成员国代表都十分注意,会后积极与我们交流。这是我国水文、水利行业“打出去”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应进一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实现“打出去”的战略目标。
4、建议积极参加国际活动,拓展合作领域。近期国内有关活动一是办好今年七月份的长春地下水会议 (由国土资源部主办);二是把秋季培训中心首期开学典礼工作做好,此前由河海大学利用校园网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培训中心主页;三是做好IHP日常科学和知识传播工作,包括计划内的河流水情研究,国家委员会主页建设,IHP信息
(Waterway) 编译出版等;四是做好明年2月份UNESCO/WMO联合水文大会的组团和预案工作。
经与教科文组织雅加达办事处协商,原则上我国国家委员会同意明年九、十月间在南京举办一次流域综合管理方面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其它IHP双边或多边的合作,也拟在水利部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积极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成员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配合,发挥我国作为政府间理事会成员国的作用。
致 谢
我国代表团在法活动期间得到教科文组织中国常驻团的大力支持。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刘俊一等秘书作了认真准备,使我们一踏上法国的土地就能投入到有关会议的活动之中;窦春祥一等秘书对代表团的后勤保障工作作了精心安排;张祟礼大使在百忙之中听取代表团的工作汇报,在使馆宴请代表团全体成员,并表示今后仍将一如继往地支持中国IHP的工作,在教科文组织总部争取我们的合法权利。这次代表团能够顺利完成使命,是与我国常驻团的支持和配合分不开的。
出席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
第13次会议中国代表团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