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越南河内举行了“第18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指导委员会会议(简称RSC)”暨“第5次亚太地区水文水资源协会(APHW)国际学术研讨会-气候变化下的水文和水资源管理(HWCC2010)”
。本次会议由越南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日本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部(MEXT)和UNESCO雅加达办公室共同赞助;由亚太水文水资源协会(APHW)、越南IHP国家委员会、越南气象水文和环境研究所以及越南水资源管理部(DWRM)共同承办。
中国IHP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刘恒、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江委水文局副总工黄艳和水利部水文局测验处王志毅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蒙古、加拿大、瑞士、UNESCO
雅加达办公室等近40位成员国代表和观察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包括2天技术研讨会(11月8-9日)、
1天喀斯特地形野外考察(11月10日)和2天(11月11-12日)第18次亚太地区指导委员会会议。
指导委员会汇报和讨论了亚太地区各国水文工作重点、IHP框架下各种项目的进展情况、AP地区各2类中心的工作情况以及讨论本地区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的需求,已形成决议提交执行局和理事会进行讨论。国际会议HWCC2010旨在聚集亚太地区乃至来自其他地区的水文专家,分享和讨论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文水资源所需要应对的经验、措施和技术,促进各国水文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为IHP第七阶段(2008-2013年)的5项工作主题作贡献。
会议期间主要执行了以下议程:
(1)国际学术研讨会HWCC2010
(2)第2次IHP项目-“减灾网络基地”(DRH)研讨会
(3)第18次亚太地区UNESCO
IHP指导委员会(RSC)会议
详细内容请阅“会议内容详细介绍”
[小知识]
国际水文计划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指导委员会
国际水文计划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指导委员会,英文全称为Reg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for UNESCO-IHP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由日本IHP国家委员会提议成立并在1990年IHP政府间理事会上通过。日本IHP国家委员会于1991年向区域各国发出邀请,以成立该区域指导委员会,邀请得到了11个国家的响应,这11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
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和越南。1993年1月,国际水文计划-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该指导委员会宗旨为:为加强区域间水文水资源管理、发展和交流提供平台;改善资源管理,加强区域成员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建立亚太地区河流情势与网络(FRIEND)开展合作。
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由成员国IHP国家委员会轮流主办,并结合当时的水文水资源问题与技术发展需求,同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论文将以联合国教科文技术文件的方式正式出版。
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鼓励并支持国内高校、科研和管理单位的专家参与区域和全球的水文水资源合作,共同探讨和致力解决全球水问题。
(国家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