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Activities

 

国际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近期工作简况

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参加政府间理事会的活动,组织我国专家参加国际水科学计划的项目,传播国际水文计划的科研成果,水科学的国际交流和培训等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从1974年参加国际水文计划以来,我国积极参加了国际水文计划的活动。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历次政府间理事会,是多届政府间理事会的成员国。华东水利学院院长严恺教授还担任第三、四、五届理事会副主席,河海大学校长梁瑞驹教授担任第十届理事会副主席。此外,国际水文计划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执行委员会于1993年成立以来,

由梁瑞驹、梁知新、刘恒先后参加了三次会议,会后组织北京市水文总站和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提供资料,最后由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编辑了我国三条河流(北江、晋江、蓟运河)的资料,作为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各国的《河流目录》(第一卷),一部分已正式出版。

2、国家委员会组织我国专家在国际水文计划第二阶段参加了二个工作组并向其他项目提供资料,在第三阶段参加了三个工作组,10名专家作为国家通讯员,在第四阶段参加了七个工作组,在第五阶段拟参加IHP五个工作组和二个亚太__性工作组。国家委员会和其他部门推荐我国约30名专家参加了国际水科学会议,受到了会议的邀请和资助。这些专家对外介绍了我国的成就和经验,并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3、为了介绍国际水文计划和在我国的执行情况并传播其科研成果,国家委员会对国内外开展了工作,不定期编写印发《国际水文计划动态》,又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刊物《国际水文计划信息》第28-38期翻译成中文并印发给全国有关单位(包括台湾和香港,以及亚洲其他国家)。还把一批水科学出版物翻译或摘要成中文,印发给全国有关单位。尤其是赵珂经和梁知新同志多次撰写和翻译文章,向国内外介绍国际水文计划和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国家委员会还于1984年成立了中国水文工作者读书会,有150个单位参加,于1986年11月召开了“国际水文计划学术报告会”,有102名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参加,宣读论文33篇。1991年4月还召开了全国中青年2000年中国水文展望学术讨论会,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73人参加,80多篇论文收入论文集正式出版。

4、为促进水科学的国际交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和国内有关单位的资助和协助下,国家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其中:1988年3月在南京组织召开了“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小岛水文水平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35名中国专家和8名外国专家参加,1篇研究报告和24篇论文收入了论文集。1989年12月在杭州组织召开了“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非工程防洪措施的水文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有70年中国专家和6名外国专家参加,56篇论文收入论文集。1993年11月在广州组织召开了“东亚和南亚地区热带风暴和洪不国际学术讨论会”,59中国专家和13名外国专家参加,收到了58篇论文,印发了论文摘要,又出版了论文集。1994年9月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突出洪水国际学术讨论会”,有71名中国专家和9名外国专家参加,收到了55篇论文,印发了论文摘要,论文集已出版在印刷中。

5、为了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委员会和河海大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举办了6期国际水文高级培训班,共培训中外青年专家127人。为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外国的水文培训班,国家委员会组织了5次全国范围的考试,选拨了青年学员30名,加上其他另星选派,共有约50名青年水科学工作者被推荐并得到资助去国外学习。他们在加在国后能把所学的内容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为我国的水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995年以来,我国代表通过国际水文计划渠道获国际资助参加的国际活动情况

 1995年

1995年10月26日,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河流与人民学术研讨会”,以及第3次IHP区域指导委员会会议,日本东京,1人。
1995年11月8-11日,参加“水资源评价与综合管理,供水与防污研讨会”,越南河内,1人。
  1996年

1996年6月27-29日,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河流水情工作组会议,马来西亚吉隆坡,1人。
1996年11月18-22日,参加“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国际水文水资源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以及第4次IHP区域指导委员会会议,印度尼西亚日惹,3人。
  1997年

1997年12月16-19日,参加“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水文水资源研究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第4次IHP区域指导委员会会议,泰国廊开,3人。
1997年4月17-25日,参加“国际地下水污染培训班”,柬埔寨金边,1人。
  1998年

11月9-14日,参加“国际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发展研讨会”,以及IHP亚太地区第6次指导委员会会议,韩国大秋,3人
5月12-15日,协助组织“国际水量与水质可持续管理研讨会”,武汉,120人,其中外国代表30人。
6月3-6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水文科学协会联合学术讨论会:水—潜藏危机吗?”,法国巴黎,8人。
6月8-13日,参加“国际水文计划第13届政府间理事会”,法国巴黎,8人。
6月15-17日,访问意大利IHP国家委员会、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土保护局,3人。
11月16-20日,参加“国际泥沙学术研讨会”,泰国曼谷,5人。
3月9-22日,参加“第7届国际水文计划培训班—溶雪水文”,日本名古屋。1人。
3月19-27日,亚太地区“河流水情学术研讨会与技术考察”,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1人。
9月起,国际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培训中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培训班”,正式开办,首届学员8人。
编译“国际水文计划通讯”(IHP-Waterway),全年。
编译国际水文计划出版物目录与摘要,全年。
完成“河流目录(中国部分)”,第2卷。
  1999年

10月18-20日,南京,组织“国际洪水与干旱”研讨会,148人参加,其中国外代表43人。
10月21日,南京,组织并参与“第七届IHP亚太地区区域指导委员会会议”。国外代表30人。
10月22日,南京,参加“第2届国际湿热带研究中心协调会”,国际代表15人。
国际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培训中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培训班”,全年。8人参加培训,硕士学位。
编译“国际水文计划通讯”(IHP-Waterway),全年。
接待日本国际水文计划“98’ 长江洪水考察团”,7人, 北京-武汉-南京。
3月8-21日,参加“第8届国际水文计划培训班—遥感”,日本名古屋。1人。
3月23-26日,参加“90年代东南亚地区爱尔尼诺洪水与干旱研讨班”,越南河内,4人。
6月14-19日,参加“区域洪水预报国际研讨会”,马来西亚吉隆坡,2人。
11月18-26日,参加“地下水污染物运移培训班”,马来西亚吉隆坡,1人。
7月26日-8月8日,“第8届国际水文计划培训班—水环境”,日本名古屋。1人
2月8-12日,参加“第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水文联合大会”,瑞士,日内瓦,5人。
  2000年

7月22-31日,接待意大利IHP访问团,4人
国际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培训中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培训班”,全年。4人参加培训,硕士学位。
编译“国际水文计划通讯”(IHP-Waterway),全年。
编辑《亚太地区河流目录》(中国部分),第3卷。
开展“河流水情(水文预报)”项目,7人。
4月11-13日,参加“IHP喜马拉雅-河流水情研讨会”,尼泊尔,1人。
6月2-3日,参加“第5次国际水文计划/国际水文科学协会联合学术讨论会—环境、生命和政策水文”,法国巴黎,10人。
6月5-10人,参加“国际水文计划第14届政府间理事会”,法国巴黎,10人。
6月13-15日,访问希腊IHP国家委员会、希腊水与自然资源总局,10人。
11月20日,参加“第8次亚太地区IHP指导委员会会议”,新西兰,7人。
11月21-24日,参加“东南亚水文、湖沼、气象学术研讨会”,新西兰,7人。

 
Prepared by the Secretariat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HP.
Please sen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web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