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第六阶段计划IHP-V

导言

核心计划

交叉计划
相关内容
   

核心计划主题和重点领域

主题 1:全球性变化和水资源

背景可靠和清洁的供水对于人类社会和生物圈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已经很难能准确地评估世界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全球性变化重要因素的反应:即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异、土地覆盖变化,工业化与污染增加以及通过水利工程控制自然水循环。这样的人为导致的变化连同极端的气候与天气将如何、何时和何处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自然系统是难以量化的。对全球水文变化没有进行细致和有条理的观测记录,以此判断人为活动对世界淡水和沿海支持系统的累积影响。与充分混合的大气层形成对照,淡水和沿海生态系统非常具有地域性和区域特有的自然和水质特性,这将使评估极端的困难。而且,由于常规监测站网固有的退化作用,用于所有实用目的的准确评估目前是不可能的。以过程为基础的水文研究,虽然在小流域尺度上非常之多,但仍然期待着在大陆和全球范围获得成功。目前紧迫需要对复杂的流域进行综合研究,它能全面地表述该地域上需要评估的人类社会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和生物圈可持续性的影响。实际上,这已经对几项主要的国际观测和模拟计划有所促进,例如,全球能量与水实验(GEWEX),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水文循环的生物圈问题(IGBP-BACH)和GCOS/GTOS。IHP-VI横向交叉计划部分、FRIEND和HELP计划的目的是结合法律和水管理方面和影响,对阐明流域尺度的内在科学规律作出贡献。尽管在大陆和全球尺度上的土地-大气交换已经取得明显的进展,但在体系、变迁以及关键的水文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内在特性方面仍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虽然如此,还是存在分析陆地水循环的全球状况和相关的水资源的一些可能性。模型改进、高质量生物物理资料系列、改善遥感图象的应用以及资料利用的出现,为科学界以近乎实时地监测广泛地域上的水文循环状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遇。此外,利用这种信息,使用适当的模拟模型(Cast models)可以改善对全球水资源的时空方面的认识。通过主题1涉及的领域和目标化的科学成果,主题1将作为全联合国系统世界水评价计划(WWAP)的重要的科学基础。

 

目的

  • 向联合国的机构间世界水评价计划及其重要的成果-世界水发展报告 (WWDR)提供科学输入; 估算地区、大陆和全球尺度上的供水和需水的时空变化特性; 更好地阐述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及密度;人口增长;水利工程和工业化导致的水文变化的因素的人的作用; 继续IHP-IV和IHP-V期间开始的探索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力的工作; 利用形成的技术能力进行大尺度、国际的和综合、多因素的水资源评价; 支持预防和缓解把水作为战略资源的问题; 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与国际组织的的相互关系,例如WMO, UNEP, IGBP, GEWEX,MAB,IGCP,IOC,MOST;
  • 促进水文数据库的交流、确认和用于全球尺度研究的全球性有关数据的分享(FRIEND)。

 

主题1提出三个重点领域(FA)

 

重点领域11:全球资源评价:供水与水质

目标

  • 为了全球水资源综合评价,开发改进的技术、指标和数据库; 利用改善的信息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世界供水状况; 与建立FA2.2合作,建立国际地下水评价中心(IGAC); 使IAEA降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与同位素测量的同位素数据库更加完整以提高对水量和水质问题的认识; 以通常和数字的形式编制一本在管理计划中可直接使用的包括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水图和其他政策有关的信息说明; 提高缺水地区供水的供应量;以及
  • 改进逐步萎缩的监测站网,特别是增加全球变暖的关注。

 

建议开展的活动

  • 开发和维护基本水文气象数据档案库,在此基础上与WMO, GCOS/GTOS, IGBP, GEWEX,ICSU,世界数据中心(WDC),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分布式活动档案库(NASA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s)和地球系统信息伙伴(Earth System Informati on Partners)以及其它机构合作开展水资源评价; 提供高质量的世界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时空分布信息产品(包括图像和数字资料系列等); 研究包括补救对策在内的关于干旱和荒漠化脆弱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研究含水层(饱和与非饱和地带)关于污染的脆弱性模型率定的方法; 包括当前污染状况、污染的脆弱性和对开发敏感性的评价在内的全球地下水资源评价; 对全球尺度古地下水的鉴定、绘图和评价; 湖泊与水库系统及其对可持续供水影响的评价; 通过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GEMS/Water)和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以及UNESCO/全球水质创新(GWP-Global Water Quality Initiative)开展的支持评价活动,在水质方面更好对供水量化; 水质模拟手册(以实例研究为基础); 主要国际流域水质和水量的状况特性并且以符合使冲突缓和的形式提供这种信息; 对需要进一步分析不确定性的重要范围进行验证; 编制国家资料政策目录,在可能的地区鼓励通过关于国际资料交流的提案和签订支持全球尺度水评价的信息交换协议; 通过包括WWW和光碟电子出版物,、经UNESCO地区科技办事处的联络活动、FRIEND网络、出版河流目录等加强与水有关的数字化的资料产品的广泛散发;
  • 数据库和通过IGAC的信息传播。

 

合作的国家和机构:哥伦比亚、古巴、多米尼加、德国、印度尼西亚、荷兰、斯洛伐克乌拉圭、ACSAD、IAEA、FAO、WMO、CHR、IAAH、IAHR和IAHS。

 

重点领域1.2:取水和用水的全球性评估

目标

  • 研究全球用水评估的改进方法和数据库;和
  • 应用改善的信息评估世界水需求的状况。

 

建议开展的活动

  • 制定标准方法和标准,确定不同地区的取水和用水详细情况; 对推动生活和工业用水重要因素的鉴定进行改进; 结合区域分析(主题3),主要用水的实例研究; 与世界银行、科学和专业的非政府组织、IWPDCA,ICOLD、IAHR、IAHIAHS和IHA合作,制定全球主要水利工程及其在满足水的需求中的作用的详细目录; 与FAO、WMO、UN 统计局和IAHS合作,制订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和需水图表和清单; 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包括图表和数字资料库等),以确定用水的时空分布; 行业用水与水质下降的直接联系(HELP收集到的水质资料可用于帮助进行这些评价); 根据地区有关的标准,制定缺水和可用水指标以及可持续性标准; 由于非可持续性用水以及因而处于缺水和水冲突危险的管理部门、个别流域和地区的确定; 制定减少用水和可持续用水的水的需求管理策略和指标; 水在工业上的重复使用研究;以及
  • 地区和全球尺度的经济模型与评价未来需水的结合。

 

合作的国家与机构:哥伦比亚、古巴、马来西亚、荷兰、乌拉圭、FAO和WMO。

 

重点领域1.3:全球陆基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水资源综合评价

目标

  • 为了改善对当代和未来水资源的认识,对综合研究中的全球供水(重点领域1.1)和用水(重点领域1.2)分析所得到的科研成果进行综合; 量化人类活动对陆地水循环在水储量和流通变化方面的影响; 评估全球淡水资源随土地利用、都市化、工业化和天气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评估直接人类活动与自然天气变化对水资源的相对重要性; 开展科学研究,明确地将物理机制的分析与社会经济研究结合,以监测水资源未来的变化特性; 制定适合不同尺度和鉴别能力的资源和水有关的活动评价的指标; 量化内陆水体人类污染源的分布及其与世界沿海地区的联系; 评估农业、森林砍伐、都市化和工业化的点源与非点源污染的相对全球的重要性; 确定所增加的泥沙量的地区; 确定地下水砷污染的地区、方式和手段;以及
  • 根据重要的调查结果制订地表水和地下水可持续开发策略。

 

建议开展的活动

  • 通过WCRP和IGBP计划个别的项目的结合,完善水文学和气候变化模型之间的结合; 利用HELP收集到的资料,改进评价气候变化与变异对水资源的影响的方法(例如利用遥感)和模型; 分析极端事件对大陆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的影响(例如爱尔尼诺现象); 评估包括砍伐森林、造林、农业土地开垦和都市化在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可供水量、水化学、污染和自然栖息地可用性与多样性的影响; 具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成分的全球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的综合; 特别是在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的半干旱及其周边地区内,全球变化对地下水回灌的影响; 研究评价供水、损耗和可持续利用未来特征的生物物理、社会影响和计量经济的耦合模型; 全球尺度咸化地下水的确定、绘图和评价; 由于温度上升引起冰川水的损失的质量平衡研究; 把水质作为未来水资源评估的一个关键部分; IAEA/UNESCO关于在环境变化中同位素的应用与使用学术研讨会; 支持正在进行中的IGBP量化地表水、地下水水和从陆块到沿海地区相应流量的项目;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风险和增加河流泥沙的影响; 评估用水和工程(例如大坝)造成的陆地径流流量的改变; 评价河流保护工程对地下水回灌的影响; 评估地貌的、生态水文学和河流系统的变化; 结合重点34,与FAO, IGBP LOICZ/JGOFS, 和IOC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GOOS)联合,评价陆基污染源对沿海地区资源的影响; 强调污染源和过程,特别是砷为重点的农业和工业部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 研究全球和大陆尺度的降水与蒸发的变化特性;
  • 利用海底地下水流量定量的同位素技术,研究排入海洋的水文和化学通量(包括IOC和JIIHP)。

 

合作的国家与机构: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多尔、德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马来西亚、巴拿马、荷兰、斯洛伐克、斯洛维尼亚、瑞士、ACSAD、CHR、FAO、IAEA、WMO、IAH和IAHS。

 

 

 
Prepared by the Secretariat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HP.
Please sen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web master